
“目前在读的中小学生正是10年、20年后劳动力市场的生力军,我们要积极谋划未来教育,让孩子们为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做好生活和智慧教育就业的准备。”
在2020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会议高级别对话中,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郑富芝把视角对准了未来教育背景下如何定义和培养智能时代人的核心素养这一议题,而这也是本次会议的一大焦点。
在郑富芝看来,人工智能时代社会需求无疑会发生重大变化,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都会相应地发生改变。
学校教育要关注这些变化趋势,回应新要求,明确未来人才培养目标,突出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未来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郑富芝认为,适应智能时代人才培养要求,必须从现在起,着手构建相应课程教材体系,推动教学改革,切实转变学校人才培养方式。这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重构课程体系。适应智能时代各种变化与挑战,必须围绕智能时代对人才各种素养要求重新架构课程,将生活逻辑与学科逻辑有机统一。